
0898-08980898
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体育APP 最新2025
根据上述法规,如果未成年人在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私自高额游戏充值,父母不同意的,可以主张未成年人的充值消费行为无效,并要求游戏公司返还充值款。那么如何界定未成年人的充值金额是否达到“高额”的程度呢,这需要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家庭经济情况、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如广州互联网法院在2020年审理的一个案件中,法院就认为“宋小某在2019年进行案涉注册、充值消费行为时为12至13周岁,其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间向某公司共支付9488元的大额消费行为明显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二、监护人如何证明是未成年人自己的充值消费行为?我国移动网络游戏目前均已实行实名认证制度,前文《通知》也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金额作出了明确限制。如果未成年人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游戏实名认证,是无法超过充值限额的。但实践中,大量未成年人为了规避充值金额和游戏时长的限制,盗用父母、爷爷奶奶的身份信息进行游戏实名认证。一些未成年人甚至在网上搜索成年人身份证号码用于游戏认证,例如我们曾接到一起未成年人咨询,为了规避游戏时长及充值金额限制,他竟然在网上找到一名逃犯的身份证号码认证了某款游戏。后因担心公安机关找到他,便咨询如何处理。而一旦未成年人使用了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认证并高额充值的,监护人在申请退款时,游戏公司往往会以游戏账户认证信息为成年人,不符合退款要求为由拒绝退款。那么监护人如何证明确实是孩子自己的充值消费行为呢?结合我们处理的咨询及公开案例,我们梳理出以下几点收集证据的方向:(一)让孩子自己书写情况说明,写清楚注册游戏的时间、使用谁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充值开始时间、充值时段、充值频率、充值金额、充值款来源、如何充值等细节。如果孩子使用父母身份信息认证,则核对孩子玩游戏及充值时段是否与父母工作、休息时间相一致,如果一致,可提供父母的工作证明、劳动合同等材料,以证明并非父母本人的充值行为。(二)让孩子演示从游戏登录、各项操作、到充值付费、购买道具等各项流程,对游戏的内容进行详细生动的描述,并对演示过程录制视频。(三)查询孩子在游戏中的昵称、聊天记录,判断是否符合未成年人的语言特征。如符合,及时通过截图、录屏等方式保存。(四)询问孩子是否有和同学相约玩游戏、互相赠送皮肤道具等聊天记录,是否曾通过网购平台进行游戏道具充值。如有,及时通过截图、录屏等方式保存;(五)如果孩子充值期间有监控录像或者其他人在场,及时保存监控录像,请求对方出具证人证言。未成年人在消费时,如果其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存在退货或退款的需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需要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民事行为能力来判断消费行为的效力,其退款处理通常依赖于法定代理人(如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事后追认。1. 未成年人退款的前提根据《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因此,未成年人的退款处理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前提:合同无效或可撤销不满八周岁未成年人的消费合同直接无效;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签订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消费合同,若没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商家一般不应对该合同享有完全法律效力,法定代理人可以请求撤销该合同,监护人有权拨打游戏总监专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