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98-08980898
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体育APP 最新2025一是国内消费平稳增长。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万亿元,增长3.5%。从商品消费看,大家熟知的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产品的销售额超1.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绿色、智能产品备受青睐,特别是像新能源汽车、一级能耗的家电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等。从服务消费看,随着服务消费新场景新常态的持续涌现,服务消费的潜力不断释放,前11个月服务消费零售额增长6.4%,其中信息类、文娱类消费比较活跃。
五是多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在多边方面,我们推动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取得“1+10”的务实成果,2024年还达成了投资贸易便利化协定和电子商务协定,同时,G20、金砖国家、APEC、上合等机制也达成多项经贸共识。2024年,我们也持续扩大自贸伙伴“朋友圈”,现在自贸伙伴的贸易占比已超1/3,比如说,去年我们实质性结束了与东盟自贸区3.0版的谈判,签署了与秘鲁的自贸升级协定,推动与塞尔维亚、马尔代夫、新加坡等国的自贸协定或者是升级协定生效实施。我们还与23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就像你刚才问题中所说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大家看到,在2024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不断优化入出境政策。目前我们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这些政策都为外国投资者来华参会参展、进行项目洽谈、技术交流等提供了更多便利。谈到2025年外资工作,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负面清单“减法”,优化营商环境“加法”,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我也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拟开展的工作。
一是要加大自主开放力度,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刚才我在简要介绍的时候已经谈到,2024年,我们推动了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服务业有了进一步开放的试点,特别是在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出台了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这个负面清单中,对职业资格、金融、专业服务、文化等领域主动扩大开放,我们相信,会进一步便利境外人士来华提供服务。下一步,我们也会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特别是要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广工作。并且,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升我们引资政策的吸引力。这就是我说的通过自主开放来做负面清单的“减法”。
二是要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2024年,商务部就在境内外举办了28场“投资中国”招商推介活动,“投资中国”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今年开展“投资中国”系列活动,拓宽引资渠道、提升会展平台引资效能、加大投资促进要素保障,不断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另一方面,商务部不断深化与外资企业的常态化交流,比如2024年,我们召开了15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通过了解的情况,协调解决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300多件。今年我们会进一步强化外资企业服务保障,继续利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等形式,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
三是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我们会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比如,在自贸试验区方面,去年我们出台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复制推广了首批制度型开放试点成果,也出台了一些针对不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比如,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等。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方面,召开了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指导国家级经开区提升开放效能。今年我们也会继续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通过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我们会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因地制宜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的试点经验,支持各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开放测试。我们也会继续完善国家级经开区的支持政策,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总之,通过这些开放平台,进一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也进一步吸引外资。谢谢!
第二,创新活力更加充沛。一是主体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将近70万家。二是产品结构优化。中国企业更加重视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已经提升到59.4%,汽车出口首次突破600万辆。储能产品、智能家居等绿色低碳、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更加注重品牌驱动和技术赋能。三是新业态活力涌现。2024年我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0.8%,占整个进出口的比重提升到了6%,更多优质的产品可以直达海外的消费者。保税维修已经落地270个项目,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第三,发展布局更加开放。一是贸易伙伴更加多元。我国对传统市场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的占比提升到了50.3%。中国已经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分工体系中坚实可靠的组成部分。二是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五大洲。三是为全球经贸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从世贸组织公布的数据看,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3%,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感谢您的提问。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4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组织“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万亿元,同比增长3.5%。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了680万辆,超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6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约60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可以说,以旧换新换出了消费新动能、换出了绿色可循环,更换出了生活好品质。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出口管制。我们知道,中国一直批评美国,说是由于国家安全问题进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但是现在中国也开始采取同样的措施。最近也是对金属加工技术和无人机的出口进行了管制。那么想问一下,这些管制的目的是什么?禁止或者限制这些出口对中国国家安全有什么样的贡献?第二个问题,昨天欧盟批评中国说,在医疗器械的采购方面实施歧视,刚才孟岳司长也指出,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那么我想问一下,有没有可能让中国的地方政府在医疗器械的采购方面实现一视同仁呢?您对欧盟的这个批评又有什么样的观点和看法?谢谢。
2024年,自贸区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我们的自贸“朋友圈”更广了。首先是一批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包括与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塞尔维亚、马尔代夫的4个自贸协定,与新加坡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以及与洪都拉斯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还有一批自贸协定安排有了阶段性进展,比如,我们与白俄罗斯签署了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与秘鲁签署了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我在开场白介绍中也重点介绍了,我们实质性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我们还启动了一系列自贸谈判,包括启动与萨尔瓦多自贸协定谈判,启动与瑞士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与新西兰的自贸协定负面清单谈判等。
除了“朋友圈”更广以外,我们自贸协定的开放水平也更高了。自贸协定内容是不断扩展的,除了大家以前比较熟悉的关税减让以外,服务贸易和投资负面清单,标准方面的互认与合作,还有数字经济合作的一些内容,已经广泛地纳入了我国新签署的自贸协定。这些高水平开放的制度性安排,将为我国和自贸伙伴的企业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来举两个例子,比如,你提到的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生效,就是在2024年的12月31日。在这个议定书中,中新以负面清单模式作出了高水平服务投资开放承诺,显著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将进一步激发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潜力,不断深化中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再比如,你刚才问题中提到的,2025年1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的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在这个协定中,最终双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税目数和进口额占比都超过了95%,而且双方也同意进一步开放服务部门,鼓励并保护双向投资,成为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丰富和充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实际举措。
2025年,我们的自贸协定谈判议程也还是很丰富的。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与成员进行交流,并对标推进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我们还会推动一系列的自贸协定或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进程,主要包括海合会、洪都拉斯、萨尔瓦多、新西兰、韩国、瑞士等。推动如期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升级协定;与更多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同时,我们也会高质量实施已生效的自贸协定,比如说RCEP等,使我们已签署生效的自贸协定能够更好惠及我国和自贸伙伴的企业和人民。谢谢!
近年来,中国外贸企业积极顺应贸易绿色化趋势,将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优质产品,丰富了全球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等产品,高度契合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和趋势,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转型发展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这里有一个数字,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就是发一度电的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发展绿色贸易,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出政策。我们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形成合力,抓紧出台发展绿色贸易的专项政策,拓展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推动外贸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二是优服务。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平台、专题培训等公共服务,加强政策规则解读、市场信息分享、优秀经验推广,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第三方碳服务机构与外贸企业的对接,提升碳足迹认证等碳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是促合作。我们将继续通过多双边渠道,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谈判,拓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为促进全球绿色贸易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