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98-08980898
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体育APP 最新2025
这样的美景,让生活在西藏的人们幸福感油然而生。市民次仁大叔笑着分享道:“咱在这儿生活大半辈子了,每天都能呼吸到这么好的空气,心里别提多舒坦。早上起来去公园散散步,那空气吸进肚里,浑身都畅快。”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而言,西藏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风景,成为他们对这片土地最深刻、最美好的初印象。来自上海的游客林女士刚下飞机,就被这里的清新空气震撼到:“在大城市,很难有这么纯净的空气。感觉每一口呼吸,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站在这儿,看着蓝天白云,呼吸着这么好的空气,真不想离开了。”
《实施方案》从5个关键维度出发,提出了17项重点任务。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优化含VOCs(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助力产业产品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实施工业燃煤清洁能源替代,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工作,加速能源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运输结构调整领域,不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强成品油流通环节监管,全力构建绿色运输体系;针对扬尘污染治理,持续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秸秆与垃圾露天焚烧监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污染物治理层面,加强VOCs综合治理,推进重点行业稳定达标和深度治理,开展餐饮油烟与恶臭异味专项治理,稳步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个部门,创新采用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交警部门拦截查处、交通运输部门督促维修的协同执法模式。在柴油车进城路段,设置了导流设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在路边设立临时抽检执法点,引导被抽检车辆至检测区域,生态环境部门人员则使用专业的尾气检测设备对柴油车尾气进行检测。联合执法行动将排放黑烟货车、中重型货车、低速载货汽车等高污染车辆列为重点检测对象,采用不透光烟度法进行排气检测,一旦发现超标上路行驶的车辆,公安交警部门会依法进行现场处罚。
为了持续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西藏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建立完善机动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大力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截至目前已成功登记3347条。同时,加强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检查力度,累计检查619家(次)。持续加大黄标车、老旧车辆淘汰力度,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目前,全区公交车总数为822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达810辆,占比98.5%;全区出租车(含网约车)共计7688辆,新能源车有4111辆,占总数的53.4%。
在污染治理方面,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始终秉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理念,科学、精准、依法推进各项工作。相继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项调查和溯源解析,对24个重点行业开展碳排放核查。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完成7个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对30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实施监测,开展54类新污染物监测试点和跟踪评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51.9%。制定“无废城市”建设全域梯次推进工作方案,协调推进市焚烧发电厂(二期)及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对1648家单位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目前,7个地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在生态保护领域,西藏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修编工作,开展吉隆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在、日喀则、林芝市和阿里地区野外布设130台红外相机。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制度,组织实施2024年“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完成77个图斑、861个生态遥感监测线个问题的整改销号。芒康森林站、昌都森林站、草地站成功申建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搭建形成“6+661”生态质量地面监测平台。完成2023-2024年度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开展“十三五”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阶段性自评。
在环境监管与法治建设方面,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43项整改任务落实,对逾期和即将逾期整改任务的责任单位进行约谈,3个典型案例整改取得阶段性进展,1115件信访举报案件办结或阶段性办结率达100%。完成对日喀则、林芝、阿里3个地市本级督察,实现自治区本级督察对7个地市的“全覆盖”。持续开展环境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累计办理环境信访227件。完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源地、空气、噪声、新污染物、农业面源等环境监测和辐射监测,累计获取有效监测数据26万余组。同时,围绕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目标,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完成生态环境部门机构改革,持续深化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662张,立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77件,办结66件。加快推进边境辐射安全能力提升、智慧环境监管、地下水监管平台建设二期工程。“高原高寒区新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屏障监测评估实验室”成功申建为全区生态环境系统第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实施冰川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评估预警等自主科研项目。